文/闌夕
“國產軟件真是夠了,開個聊天彈新聞,下個BT彈新聞,查個木馬彈新聞,打個輸入法彈新聞,現在開個文檔沒敲兩個字也要彈新聞,你們到底是做軟件還是開報社的啊……”
這是微博上的一段吐槽,同時也是對“免費經濟”的最好注解。
免費打敗付費,是經過歷史驗證之后的互聯網規律,并創造出了全新的商業生態。
若以達爾文“物競天擇”的理論來解釋,那就是在大多數的競爭市場中,免費的互聯網產品或服務都得到了更多用戶的選擇和認可,最終它們在進入零和游戲的生存大戰中活了下來,“免費優于付費”的基因也得益于此而傳承不息。
毫無疑問,這個結果完全產自市場主義的民主機制,但是就像民主始終只能標榜“最不壞的制度”一樣,既然大家都將選票投給了免費先生,那么也就必然需要忍受免費先生的某些陋習和毛病,這是投票的責任,亦為報應。
盡管中國自古便有重農抑商的傳統,但是由于租佃關系源遠流長,故有民諺跨越時代的指出:“羊毛出在羊身上。”生產的一切成本,定然都會轉嫁到消費成本上,如果轉嫁的媒介不在價格,就一定在其他地方,決然不會憑空消失。
以本文篇首的例子而言,那些熱衷于向用戶推送新聞的國產軟件,并無多少開報社的意向,只是因為軟件的研發、推廣、運營、更新等成本都需要投入資金,而用戶并不愿意為這些成本買單,所以為了收支平衡——或許再多點兒利潤——開發商必須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得回報,而用戶既然不能貢獻真金白銀,那么就只有讓他們成為流量,間接的為其他業務——比如廣告(點擊)、游戲(下載)等——創造收入。
所以馬云才說,免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。360依靠免費的互聯網安全服務,不僅在收入數字上遠勝推行付費策略的安全廠商,而且還實現了上市的目標;隨著網絡游戲從付費逐漸轉為免費,用戶規模的增長就一發而不可收拾,并使整個行業的產值連續向上跳躍;網絡媒體弭平了信息獲取的鴻溝,造就了門戶與資本的狂歡,也讓大量靠著賣字為生的傳統媒體走上絕路。
然而,既是免費,那么一定與稀缺無緣,按照《連線》雜志前主編ChrisAnderson在其著作《免費:商業的未來》中的說法,一種充裕必然造成另一種匱乏。當用戶選擇了免費的軟件,他們也同時接受了自主權利的匱乏,坐視個人電腦淪為免費軟件相互提示對方不兼容的桌面戰場;當用戶選擇了免費的游戲,他們也同時接受了純粹樂趣的匱乏,讓“不充值就玩不下去”的游戲設計成為主流;當用戶選擇了免費的內容,他們也同時接受了信息品質的匱乏,并致使信息過載始終困擾自身,疲于付出大量時間甄別和篩選信息。
我更愿意將免費經濟的大獲全勝,歸咎于“非理性的繁榮”,用戶在選擇免費的時候,并非沒有意識到這項選擇將更加昂貴,但是非理性的因素——比如對于眼前和長遠的簡單衡量——會讓他們寧可忍受糟糕的體驗而不愿付費支持一個更好的生態。經濟學家通常認為,人們從非理性到理性的進化,取決于他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,只有真正懂得自身價值的用戶,才會拒絕為免費支付昂貴的代價。
就像iPod推出時,喬布斯如此對媒體描述付費音樂的好處:“iTune里的每一首正版歌曲都只要99美分,而且下載時間只需要1分鐘,而你從Kazaa(一款盜版音樂共享軟件)下載一首歌曲要15分鐘,為了省掉4美元而花費整整1小時,你賺得比最低的時薪還要低。”